懂哥每天给大家推送的各类导购、用车知识等文章下,每天都有许多粉丝在评论区与懂哥互动,从中懂哥也了解到许多想要买车的粉丝们更喜欢哪些车型,或者是哪些车型是粉丝们问得较多、哪些是新车是大家比较期待的。
虽然每当懂哥写了一篇
关于合资车的文章后
文章下方总会有几位兄弟说
合资车性价比太低,还是多推荐国产车呀!
而每当我写了一篇
全是国产车的文章后
评论区又会有些粉丝说
懂哥,给我推荐几款车,我要合资的!
众口难调,因此我每天都只能是变着花样地给你们去找选题、找车型,这样才能够满足咱各种粉丝不同的需求。但我还是那句话,不论国产也好,合资也罢,甚至是进口车,买到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需求的,就是最好的车!
有许多已经关注懂哥六七年的粉丝肯定就会知道,就最近3-5年来看,大家对于国产车的接纳程度还是在逐渐上升的,这其中包括了各类自主品牌的燃油车和新能源车,而且相比起10年前,咱们就在大街上所看到的国产车出现频率,也是越来越高的。懂哥身边不少朋友对于国产车的看法也在逐渐改变,可能曾经大家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国产车,而如今身边已经有不少人都从合资车换到了国产车,还不少长辈也同样如此。
从近年来汽车销量排行榜来看,国产车的销量都在节节攀高,而许多曾经稳坐在榜首的合资车销量则有下降的趋势,那么对于咱大众消费者来说,为何大家都更愿意去选择国产车呢?懂哥就总结了相比洋品牌,咱自主品牌的汽车都要哪些优势。
01
设计
✦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对于一款产品来说,包装和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不管是食品、数码产品、日用品还是汽车,设计、颜值都是讨好消费者为其买单的重点部分。早期咱们国产车在外观、内饰以及工业设计等方面,确实是比较薄弱的环节,而且在车内还有许多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简单点来说,就是不好看也不好用。
除此之外,早期还有许多国产车的设计部分是“借鉴”了洋品牌的产品。比如借鉴这个车的前脸,加上那个车的车尾,内饰里有各种与豪华品牌相同的中控、按键和布局等等,甚至还有与洋品牌相同的各种底盘零件,一款国产车上总能找到许多与洋品牌产品类似或相同的部分,以往有些国产车的“搭配”可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我个人觉得是从魏牌VV7、比亚迪龙颜家族设计开始,我们就能够明显看到了国产车在外观设计方面的改变。现在不少国产车品牌都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家族化设计方案,除了提升了产品的辨识度,而且大部分车型与同级别的合资车相比,在设计、用料、细节部分,我认为都是更精致、更有优势的。
02
配置
许多家用车车企对于旗下汽车产品序列都有着一定的对应标准,比如最早德系轿车就是按照A级车、B级车、C级车和D级车来划分产品等级,每个级别的车型也都是对应几乎一致的价格区间。但国产车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一传统概念,针对国内消费者最集中的购车预算区间,尽可能地提供了更多、更丰富的产品。
咱们就算是预算在15万元左右,对应日系、德系来说,基本上就是买一辆比较刚需的紧凑型车,或者是小型SUV和紧凑型SUV。但如果你是选择国产品牌,不管紧凑型、还是中型,无论是轿车还是SUV,甚至是MPV都能帮你安排得妥妥帖帖的。而且还有很多自主品牌为了提升自身的产品力,往往还非常的“谦虚”。车身长度和轴距长度都已经完全达到了B级车或是中型SUV的标准,但它们却还“谦虚地”说自己是紧凑型车,这不仅是为了加强产品自身的竞争力,也是车市行业内卷的一种体现。
除了车型大小、空间表现之外,各种舒适性配置和车内的用料表现,对比同级别的合资车来说,国产车目前来说基本上是压倒性的胜利,无论是电子装备、多媒体配置、智能辅助类配置和舒适性配置等方面都会表现更加丰富。因此,这也是国产车表现较强的重要优势点。
03
技术力量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国外车企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国汽车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已经有了更强的技术储备和生产技术,并且也利用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实现了弯道超车,出现了领先于其他传统汽车企业的格局。首先是自主品牌新能源产品,不管是DM-i、3档DHT还是增程式,这些都是目前行业中相当先进的技术。还有各种构建于新能源平台上的车型,车辆的整体动态表现也要比目前许多还处于“油改电”状态下的洋品牌表现更加优异。
各个车企都开始了采用平台化构建的方向,比如柠檬平台,SEA浩瀚平台等等,燃油车的发动机方面,各个车企也都有着自己较强的技术力量,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匹配,以及变速箱方面的技术还并不是那么完善,比如许多AT变速箱和双离合变速箱在自主品牌车型上都有换挡慢、换挡顿挫等问题,还有车身动态调校方面略欠火候之外,从账面参数来看,其实国产车所配备的动力表现,也都是属于较高水平了。
04
写在最后
这篇文章写得是我自己对于国产车一些比较有优势方面的总结,当然我相信肯定也会有不少人并不认同我的观点,还有一些早期就入手过国产车,体验比较糟糕,之后再也不敢买国产车的用户。但毋庸置疑的是,现在新世代的中国车确实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也希望车企们不要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还是要认清自己的产品与洋品牌产品在看不见的地方依旧存在差距的事实。希望未来的中国车,能够更强!